索引號: 11330000002482322Q/2022-09423 | 發布機構: 浙江省商務廳 | 生成日期: 2022-09-13 |
主題分類: 國內貿易(含供銷) | 組配分類: 本機關其他政策文件 | 公開形式:網站 |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面向全社會 | 體裁分類: 通知 |
浙江省商務廳關于印發2022年全省商務系統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工作要點的通知 |
||
|
||
各市、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廳機關各處室、廳屬各事業單位: 現將《2022年全省商務系統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商務廳 2022年3月10日
2022年全省商務系統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工作要點
2022年是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機制創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全省商務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先行示范兩個跑道,聚焦構建品質消費普及普惠促進體系、數字生活新服務、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開放平臺共建發展等重點領域,以浙江商務系統的新思路、新作為、新擔當,助推商務領域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 一、構建品質消費消費普及普惠促進體系 1. 實施“提升傳統消費、擴大新型消費”行動。制訂新一輪消費促進政策,支持各地發放數字消費券。鼓勵零售模式創新,累計提升培育200家新零售示范企業。 2. 打造新型消費中心。抓住亞運契機,支持杭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舉辦亞洲美食節,推動老字號進亞運村,支持設立首店、旗艦店、概念店,引入國際知名IP。深化全國示范步行街建設,累計培育省級高品質步行街20條左右。推動夜經濟試點城市建設,提升夜間經濟品質,累計創建20個左右夜經濟樣板城市。 3. 打響“浙里來消費”品牌。組織好國際消費季、金秋購物節等促銷活動,持續打響“浙里來消費”品牌。辦好“雙品購物節”“網上年貨節”等活動,帶動居民網上消費迭代升級。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建立老字號動態管理機制。提振餐飲消費,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開展“百縣千碗”美食進街區系列活動。 4. 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開展跨境電商“店開全球”、“品牌出海”等行動,新增2萬家出口網店,培育支持200個跨境電商品牌和獨立站。高水平、高標準推進全省域綜試區建設,制定落實年度改革突破清單,深化跨境電商產業集群試點,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跨境電商示范產業園。推進絲路電商合作。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30%。 5. 開展“浙貨行天下”行動。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實施開展“浙貨行天下”行動,開展“百城千企萬億銷售”和浙江外貿優品“六進”行動。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穩住歐、美、日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組織參與50個重點展會,舉辦110場出口網上交易會。 6. 深化內外貿一體化改革試點。爭取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國家試點。強化主體示范引領,新培育300家領跑者企業,30個內外貿一體化改革試點產業基地。借助廣交會、進博會等重點展會平臺,推動供需對接。加強信用保險政策創新,進一步擴大內貿信保覆蓋面。 二、深化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 7. 推進數字生活新服務。聚焦品質消費,抓好數字生活新服務。圍繞“六個數字”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重點開展“數字商貿”建設,推動“千家企業云化”,新增培育1個先行市、10個樣板縣、50個特色鎮。持續開展“美好生活˙浙播季”專項行動,推動直播電商五個一批建設。迭代“浙里好家政”場景應用,培育150個家政“三強”企業,家政社區網點增加至5000個。辦好第三屆浙江家政節。 三、加快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8. 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加快出臺浙江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指南,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政策效應,形成高質量政策供給保障體系。制定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標準,吸引、鼓勵本地和外地商貿龍頭企業下沉資源,積極探索農村商業體系建設的新模式、新路徑。培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樣板,打造杭州、金華等國家級和區域級流通節點,認定30個現代商貿特色鎮,推進60個商貿發展示范村。深化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完善全省農村商貿流通骨干網絡,快遞村村通覆蓋率達到100%。新增冷庫庫容500萬立方米。 9. 推動智慧商圈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級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場,認定20個省級示范智慧商圈,50個以上市級智慧商圈;推進未來市場-智慧商圈在線重大應用建設;召開全省智慧商圈創建現場會,持續宣傳推廣優秀城市地標商圈,提升我省智慧商圈建設全國影響力,打造共富示范區城市窗口。打造一刻鐘商貿便民生活服務圈,持續推動連鎖、生鮮等便民商業設施以及教育、文化、醫療、養老、體育等生活服務設施進社區。 10. 深入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積極爭取國家級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規模達到3個城市,20家企業以及上;梯度推進省級示范,規模達到8個城市,50家企業以上;重點一個推進供應鏈創新服務在線重大場景應用建設和20家左右的供應鏈協同創新綜合體培育,整合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各類優勢資源,帶動上下游中小微企業降本增效、協同發展。 11. 深入推進農村電商。實施“數商興農共富”行動,培育支持一批數商興農共富示范項目。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建設,總結推廣優秀成果,提升示范效應。鼓勵電商專業村提升改造,實現電商與本地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村“造血”能力。 四、創新完善開放平臺共建發展體制機制 12. 以體制機制改革驅動平臺建設。深化整合提升,新增文成等8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項目化清單式推進結對開發區開展合作。推進產業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建設、統一運營。針對財政機制、開發區運營、人事薪酬制度等,開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試點。加快山區26縣開發區全覆蓋。 13. 以市場化機制深化產業共建。探索試點單位設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山區縣開發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升級。探索共組共富產業基金,為山區26縣優質企業“輸血造血”。建設“項目公海池”,引導先進開發區及時共享本地溢出的產業信息,推動項目有效流轉,力爭2022年落地共建項目26個。 14. 以“雙鏈長制”推動項目共引。圍繞三大科創高地,探索建立3條以上產業鏈“雙鏈長制”試點、3條“綠色低碳”產業鏈“鏈長制”試點,建立指標、工作、政策、評價四個體系。按照統籌內外資招商、擴大有效投資、“騰籠換鳥”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機構、跨國公司、龍頭企業合作,推進高端制造業、生態產業、文旅產業等項目在山區26縣落地。 15. 以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改革創新。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支持山區26縣找準小切口開展改革探索,建立開發區數字畫像,為金融等政策精準賦能提供支撐。推動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農商互聯、供應鏈創新與應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試點示范向山區26縣傾斜,推動山區縣開發區進出口穩步增長,有針對性引導外資項目落戶山區縣開發區。
|
||
![]() ![]() |